武老师15383615001
我国两化融合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。在起步探索期,随着计算机技术开始在工业领域的初步应用,企业尝试将信息技术引入生产管理环节。这一时期,部分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生产数据记录与统计,尽管应用范围有限,但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进入推广普及期,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。企业开始搭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,如财务管理系统、库存管理系统等,实现了部分业务流程的信息化。同时,CAD(计算机辅助设计)、CAM(计算机辅助制造)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,提高了产品设计与生产效率,推动了工业生产向数字化迈进。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,两化融合进入融合创新期。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,企业开始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、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。云计算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,使企业能够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,为生产决策提供更精准的依据,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。
当下,两化融合正迈向深度发展阶段。人工智能、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,催生了智能制造、数字孪生等创新应用场景。企业不仅在生产环节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,还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、供应链协同等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,推动产业整体向更高层次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