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到12月,速卖通释放多个调整政策,包括禁止个体商户入驻;提高大服饰类目入驻门槛,实行邀约入驻或者有资质的专业卖家入驻;并且增加考核,对店铺进行实时考核,清退僵尸店铺,一年以上的店铺进行销售考核等。
此外,速卖通还加强了对大服装等类目入驻商家的考核。考核日期为2022 月 1月14日。根据媒体消息,以大服饰类目为例,开店时间2年以上的老商家,店铺年交易额需要达到10000美元以上;而开店时间在1年以上但不到2年的新商家,店铺年交易额需要达到5000美元以上。
毫无疑问,现在的速卖通正在通过牺牲小卖家、引导品牌商家,来走向“化”。
要知道,速卖通最初的成功就是源于卖家拿一张身份证就可以直接开店,此后形成了卖家与买家互相循环增长的良性局面,但也与初期的一样——假货横行。
为了改变这一局面,早在2016年,速卖通就曾经多次照搬的经验尝试品牌化转型,最近的一次是在2020年初,速卖通通过“降低”的方式,鼓励更多欧洲中小企业入驻平台,但一些大品牌却并不感冒。
当时,速卖通曾与Mango、Benetton及Cortefiel母公司西班牙时尚集团Tendam等品牌接洽,希望这些大品牌能够入驻到平台上,但结果并不如意。一家大型时尚公司高管声称,他们的品牌需要更“有抱负的竞争环境”,显然,他们认为入驻速卖通有损其品牌形象。
这一次的速卖通转型能否成功,这无疑是对蒋凡的一次重大考验。当然,蒋凡面临的考验还远不止这些。